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城市化進程的逐漸加快,霍林郭勒市有史以來由政府出資并組織實施的大規模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工程,體現了市委、市政府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拳拳之心,同時也是在城市建設特別是在改善人居環境方面的一個重要舉措。
城市拆遷安置工作歷來是城市建設中的難題,不僅經濟欠發達國家難以解決,就是經濟發達國家也沒有解決的良方。由于拆遷安置而引發的社會矛盾層出不窮,處理和解決這些矛盾占據了政府部門大量的精力,特別是城市貧困家庭因拆遷安置而造成的家庭矛盾以及由家庭矛盾激化成為的社會矛盾,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的隱患?;袅止帐谐鞘谢ㄔO相對于經濟發展落后,老城區多,棚戶區多,城市改造任務面廣量大。景山社區、紅石社區、綠環社區、珠斯花火車站、濱河路兩側及城郊社區等等,土地級別低,拆遷補償少,加上居民多為無固定職業,貧困人口比例大,且多居住在老城區、棚戶區,所住房屋多數為私有房屋以及為數眾多的違法建筑,房小人多是普遍現象。
一、關于棚戶區改造
(一)棚戶區現狀
霍林郭勒市的棚戶區建設于上個世紀的七十至八十年代,主要存在公共服務能力低下、基礎設施不齊全、交通不方便、治安和消防隱患大、環境衛生臟亂差等問題,也是目前城市環境開發建設中的薄弱環節,嚴重制約了城市發展的步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棚戶區居民生存、生活環境較差。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目前,現存的棚戶區建筑密度大,巷道狹窄,基礎設施落后,環境惡劣。下雨天時,居民出行困難,若是雨水不能及時排出,甚至能倒灌進住戶家中,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時,棚戶區內垃圾點少,公廁大部分為旱廁,環境衛生狀況極差,春天污水橫流,夏天蚊蠅肆虐,冬天積雪成堆,一直是環境衛生整治過程中的難點。另外,棚戶區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而目前現有的消防設施又十分薄弱,一旦發生火災和其它性災難,因為道路狹窄,坑洼不平,救援車輛又不能進入,對及時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有很大影響。目前,棚戶區居民生存發展空間小、生活環境條件差等難點,已成為居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2、棚戶區居民身分復雜。棚戶區大多數居民是礦區職工家屬和外來務工人員,是生活比較困難的群體,特殊人群給社會管理帶來了各種問題和矛盾。據調查,棚戶區內外來務工人員占社區總人口的1/2,其成份復雜,流動性強,他們成為城市社會管理的邊緣人群,由于不協調和不信任,經常出現群體性的矛盾和沖突。因為棚戶區人口生活水平較低,加上流動人口落腳,給社會建設、治安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壓力,加大了社會成本。
(二)棚戶區改造的意義
進行棚戶區改造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多個方面都可以取得良好成效,是一項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發展民生的惠民工程,其重要意義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可以有效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體現了社會公平、公正。棚戶區居民絕大多數都是低收入困難群體,經過棚戶區改造,不僅可以改善居住環境和居住質量,而且還能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屋資產,能夠享受到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體現了社會的公平與公正。
2、可以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地區落后面貌。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實施,可以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改變城市基礎設施條件,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地區原先落后的環境面貌,提升文明和諧社區的創建水平。
3、可以優化配置土地資源,促進土地合理利用。集中連片棚戶區的改造可以盤活土地資源存量,提高土地的使用價值,使稀缺的土地資源得以再生和利用,進一步煥發城市的生機和活力,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
4、可以促進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增加社會就業。結合棚戶區改造,以土地置換為依托,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同時,棚戶區改造能夠拉動建筑業的發展,促進地區經濟的增長和增加社會就業的機會,有利擴大內需。
5、可以密切黨群關系,促進社會和諧。通過棚戶區改造,能夠使多數普通群眾告別棚戶區后搬遷上樓,可以起到穩定民心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增強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三)關于棚戶區改造的幾點建議
1、棚戶區改造必須以人為本,普惠于民。棚戶區改造是為群眾謀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的民心工程,必須把改善本地區的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抓,始終以造福人民群眾為出發點,設身處地為居民群眾著想,規劃設計充分考慮民眾所愿,房屋拆遷堅持依法辦事,回遷安置竭力照顧特困群體,各個環節堅持公平公正,盡最大努力滿足棚戶區居民的所思、所需、所盼。特別是政府想問題、做決策、定政策,始終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尊重民意、體恤民情、傾聽民聲,綜合考慮現實需求、承受能力等各種因素,盡最大努力讓利于民,才能贏得了群眾的充分理解和廣泛支持。
2、加強棚戶區居民安置用房的建設質量管理。棚戶區居民安置用房包含大量的政府優惠政策,建議安置用房建設標準應以小戶型為主,應用高水平的戶型設計方案,使戶型設計更加科學合理,實現在較小的面積內達到較高的舒適度,同時,要兼顧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可改造性。此外,在“開發、設計、拆遷、施工、監理”等各個環節,要盡可能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有實力的單位參與建設,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確?;剡w安置房屋的建設質量,防止因質量問題引發矛盾糾紛。
3、要完善棚戶區改造后的公共服務功能。棚戶區改造工程是惠及廣大棚戶區改造居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棚戶區改造的數量多、面積廣,建成后的小區房屋管理難度大。建議對安置小區公共服務部分維修、小區物業管理、供暖等要早作安排,盡量把好事“辦好、辦實、辦牢”。此外,對尚未改造的棚戶區,建議要統籌安排,加快改造步伐,防止因互相攀比而引發不必要的上訪和各類矛盾。
4、推進棚改工程必須用科學發展關為統領,開拓創新。棚戶區改造涉及千家萬戶,矛盾多、任務重、困難大。我們要把執政為民視為最重,把自身困難看得最小,堅持有條件要干、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干,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創新思維,破解土地、資金、拆遷等難題,用超常規思路運作,憑借敢于碰硬、善于攻堅的迎難而上精神,依靠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工作勁頭,以蓬勃向上的朝氣、開拓進取的銳氣、不畏艱險的勇氣,確保棚戶區改造工程順利推進。
二、關于拆遷問題
(一)城市拆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為加快城市建設,在拆遷安置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先后完成了工業園區、新華書店、永興批發市場區域、友誼路西側平房、二型平房等處的拆遷安置。特別是近期的經濟適用房用地,景山社區的拆遷安置中,拆遷部門與被拆遷人的矛盾尤為突出。
1、部分被拆遷戶認為先評估、先簽約吃虧,抱觀望心態。在前幾年的拆遷工作中,有的拆遷單位為了搶時間、趕進度,沒有嚴格執行市政府有關拆遷政策,對拒絕評估和簽約的被拆遷戶,往往在安置小區的選擇、安置面積的大小以及各種補償方面作了一定的讓步,使這部分人得到了實際的好處,但對后面的拆遷工作卻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
2、拆遷安置房建設滯后。這幾年由于城市建設拆遷面積量大,但安置房建設明顯滯后,大部分被拆遷戶分到的是期房。雖然拆遷單位發給一定的臨時安置補助費,但由于相當部分拆遷戶是城中村或城郊結合部的住戶,每年僅房子出租一項的收益十分可觀?,F在一拆遷,有的要一、兩年后才能拿到房子,房子出租的收益沒有了,因此,對拆遷沒有積極性,能拖則拖。有的拆遷雖然有現房,但被拆遷戶在戶型、面積、層次等方面挑選的余地很小。
3、企業拆遷困難重重。目前主要存在五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拆遷后的土地補償變現有個過程,拆遷單位需要大量的資金墊付;二是拆遷成本與土地出讓的收益很難求得平衡,例如景山社區拆遷后的土地用于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商業開發的價值很小;三是有的單位和企業拆遷后仍需要易地重建,如礦區菜市場、沙爾呼熱菜市場等拆遷工程都屬于這類情況,由于土地置換受土地指標制約,搬遷難;四是部分業主漫天要價,所要的補償費遠遠超過評估的價值。有的企業希望通過拆遷來解決企業轉制時遺留的問題,如退休職工醫療保險費、職工身份置換費、債權債務和一些需要政府承擔的費用;五是對于企業的拆遷工作,拆遷單位可以依法申請裁決或強制拆遷,但是政府實施強制拆遷難度很大。
4、部分被拆遷戶的房屋確權難度大。從景山社區的拆遷改造和濱河路平房調查的情況看,約四分之一的被拆遷戶拿不出房屋產權證、國有土地使用證等合法有效憑證。有的只有臨時土地使用證,有的被拆遷戶什么證都沒有,對如何確權和安置帶來很大困難。政府及有關部門雖然出臺過相應的一些政策,但房管部門、規劃部門和拆遷單位說法不一,實際操作中手續繁雜,耗時很長,目前已經成為拆遷工作中的一個突出問題。
5、部分經濟困難戶無力承擔產權調換后的購房差價,部分被拆遷戶生活非常困難,住房面積也要50平房米左右,一般都在60—70平房米以上。雖然有關政策對住房困難戶有一定照顧,但大多數被拆遷戶通過產權調換后需要支付的差價都在2-4萬元以上,而且新房子也要進行簡單的裝修,經濟上不堪重負。
6、有的“釘子戶”無理取鬧,漫天要價。由于個別“釘子戶”阻擾拆遷,而影響整個建設工程的情況時有發生。由于依法強制拆遷的措施沒有及時跟上,有的工程一拖就是四五年。
(二)做好拆遷工作的幾點建議
如何解決城市建設中的拆遷安置問題,是我們迫切需要研究并給予解決的。這個問題解決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城市現代建設的進程,關系到改善城市環境與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同時發展。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也在積極探索解決貧困家庭拆遷安置實際困難的辦法與措施,確保城市建設順利進行的同時,也要保證城市中相當數量的貧困家庭在拆遷安置中能“居者有其屋”,并且在居住條件、居住環境上得到應有的改善,同時還要保證拆遷居民的生活水平相應提高。
1、開展對全市老城區和棚戶區待拆房屋的調查。結合城市房屋產權登記、常住人口登記以及人口普查等工作,認真做好待拆遷區居民的房屋狀況的調查,把居民的住房面積、房屋結構、家庭人口構成,經濟情況、違法建筑等情況摸清楚。要將表面上家庭住房難,但實際上還另有住房的住戶調查清楚,把真正住房困難戶與假困難戶區分開來,區別對待;要將貧困家庭的違法建筑的面積、年限、用途等情況調查清楚,統一研究處理方案,減少矛盾的發生;對成套住房的“兩證”情況進行調查,一般情況下,一套住房只能有一個產權證,避免一套住房有多個產權證的事件再出現。
2、加大拆除老城區和棚戶區違法建筑的執法力度。結合老城改造和環境整治,分批分期拆除一些群眾反映強烈、嚴重影響市容的違法建筑;對家庭生活并不困難,利用違法出租謀利,并造成周邊環境臟、亂、差,群眾有意見的住戶,要對其違法建筑堅決拆除;對新建違法建筑要發現一例查處一例,不能采取罰款處罰,保留使用的做法,必須堅決拆除;規劃審批部門要嚴把私人建房、房屋改造、房屋擴建的審批關,對上述事項申請人的家庭住房情況、家庭人口構成、人均住房面積、別處有無住房等事項要一一查清,并聽取四鄰的意見,慎重審批。堅決杜絕批人情房、關系房,一旦發現要嚴肅查處。
3、堅決維護政府各項拆遷政策的嚴肅性。任何拆遷單位在拆遷安置補償等問題上不能亂開口子,真正做到公開、公平、公正,不徇私情,不給那些不法拆遷的被拆遷戶獲取不正當利益的機會,以維護大多數被拆遷戶的切身利益。
4、加大依法強制拆遷的力度。對提出無理要求、漫天要價、拆遷單位多次做工作無效的拆遷戶,建議選擇典型,依法實施強制拆遷,以打開拆遷工作的被動局面。
5、堅持房屋拆遷和改造開發分開實施。拆遷的目的是取空地,不要搞成“競價標地”,因為這樣做會造成房地產市場的混亂,征地費用加大,房價增長就會過快。要堅持先拆遷測地,再競標售地,把拆遷和開發分開實施。在拆遷時必須對所拆的房屋進行評估,制定補償標準,確保公平、公正。
6、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切實解決被征地居民的后顧之憂。一是廣開就業門路,為他們提供形式多樣、層次豐富的就業機會和就業服務,給他們提供適當的就業培訓和就業指導,使他們能掌握一技之長,增強就業競爭能力;二是實行多種形式的養老保險和多層次的基本生活補助制度。堅持“以土地換保障”的原則,誰拆遷誰負責處理好被拆遷戶的保障問題,為失地居民建立多層次、廣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勞動年齡段內的人員給與參加“雙低”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勞動年齡段以下的人員,給予一次性的貨幣安置;勞動年齡段以上的人員,要給予享受基本生活補助。
7、優先做好拆遷安置規劃,真正落實“安居工程”。一是優先合理規劃居民安置點。針對征地拆遷量大、面廣的實際,適度超前規劃,加快經濟適用房建設力度,堅持“誰征用、誰拆遷、誰建設、誰安置”的原則,做到先落實安置房,再征地拆遷;二是實行預備安置房源措施,先建后拆。按市場化操作,優先建設一批安置房源,使大批居民拆遷安置工作能一步到位;三是實行安置審批手續與拆遷項目捆綁式辦理。工程征地拆遷所涉及的拆遷安置項目的審批手續,要堅持與該工程建設項目捆綁式合并同步辦理,由工程項目辦負責具體辦理。
8、深入細致地做好群眾思想工作。一是成立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工作職責。成立征地拆遷辦公室,統籌協調征地拆遷工作,統一征地、拆遷、安置政策。進一步落實征地拆遷工作責任制,各級領導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加大宣傳力度,做好群眾思想工作,要廣泛宣傳推進城市化建設的重大意義,宣傳征地拆遷法律法規,向群眾說清說透政策,不斷提高群眾參與城市化推進的積極性和執行征地拆遷法律法規及政策的自覺性,以增強動力,減少阻力,形成合力。要通過正面宣傳和政策引導,使廣大群眾摒棄傳統的居住觀念,接受現代居住方式,消除對征地拆遷的畏難情緒和抵觸心理。要拓寬宣傳渠道,通過宣講、編制發放宣傳小冊子等形式,努力提高宣傳工作的效果,使群眾能夠積極主動地支持配合征地拆遷工作。
拆遷律師_征地律師_拆遷安置律師咨詢-北京晏清律師事務所